“国学课”进校园 50余所学校试行
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“国学课”进校园 50余所学校试行的相关文章:传统文化教育中小学实验教材教材种类:《弟子规》《三字经》《千字文》《声律启蒙》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道德经》《孙子兵法》《大学中庸》《古文观止》等17种试用地区:大兴、通州部分中小学,江西上饶、河北滦县、...
传统文化教育中小学实验教材
教材种类:《弟子规》《三字经》《千字文》《声律启蒙》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道德经》《孙子兵法》《大学中庸》《古文观止》等17种
试用地区:大兴、通州部分中小学,江西上饶、河北滦县、山东桓台等16个地区的中小学
三大模块:低年龄段蒙学基础教育,中年龄段诗词音律教育和高年级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教育
三大内容:经典教学、民俗文化与艺术、汉字字体识读
传统文化教育中小学实验教材设置
君子泰而不骄
子曰:“君子泰而不骄,小人骄而不泰。” ——《论语·子路》
【译解】孔子说:“君子安详、平和而不骄横,小人骄横跋扈而不安详。”
【拓展】这是君子与小人的一个区别。“泰”在这里有度量宽宏、性格爽朗等诸多含义。君子为人安详舒泰,就不会傲慢无礼;小人常怀骄横妒忌之心故心态不平而时常焦躁不安。所以,君子与小人,气量不同,见识不同,所以心情、气度、仪表、举止自然也就大不相同。
【链接】君子之所取者远,则必有所持;所就者大,则必有所忍。——〔北宋〕苏轼
节选自《论语》(下)第三十一课
“应制定统一国学教材”
专家表示,应给国学教育足够的发展空间
“认为传统文化有学习价值挺多,但认为有用的不多。”昨日,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解释称,这是因为目前国学教育尚未与升学考试挂钩,但他也不赞成,教育部门盲目利用诸如挂钩升学考试这样的行政手段,推动国学课进课堂。
他认为,对于教育部门而言,更重要的是给予空间,吸引真正对国学教育感兴趣的教师和希望提升国学文化素质的学生,“而不是简单要求大家去学国学。”
在具体的教育方法上,储朝晖认为,不能过多死记硬背,而要引导学生对古文内容进行独立、辩证思考,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。此外,也要防止走极端,避免只学国学,而忽视数学、语文等科目学习的情况。
“国学课不是语文课的替代,而是补充。”通州区一所小学教导处负责人根据目前该校教师反馈的经验建议,教育主管部门最好确定一套权威统一导向的国学教材,并建立定期的国学教师交流平台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,曾提交提案建议国学进入中小学课堂。昨日,他表示,国学进课堂,既要有学科教育教学研究,又要配备教材、教师,并辅以教学评价体系。关键是,实行“全国一个教学大纲,一套标准化教科书”,即“一纲一本”。
■ 教材
成体系教材大陆仅一套
为人教版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》,每册含经典教学、民俗文化与艺术、汉字字体识读三部分
“人教版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》是目前大陆唯一一套已成体系的传统文化教材。”“十二五”教育部规划课题《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》课题组执行主任张健称,教材是基于教育部“十一五”阶段八年课题研究成果,由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编写而成的。
这套教材已是中心编写的第四版,课程规划分为低年龄段蒙学基础教育,中年龄段诗词音律教育和高年级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教育等模块,共包括《弟子规》、《三字经》等17种教材。
按照课程计划,建议一年级学习《弟子规》,二年级学习《三字经》,初一学习《孙子兵法》,到高中再学习《道德经》。
其中,民俗文化与艺术教学模块涉及“中国传统历法与节日”、“中医与儿童保健”、“中国茶文化”等多个文化主题,在每册教材中分别配置其中一个专题。
以建议五年级上学期修读的《论语》(节选)上册为例,该书精选了《论语》中《学而》篇到《泰伯》篇的经典语录,并附有相应历史故事,相应的民俗文化与艺术模块则是“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欣赏”。
全书共分20课,每一课讲述相应孔子语录,并附有译解、拓展及名言链接,在课程后面还有汉字字体识读,比如让学生摹写关于“鲜”字的金文、小篆、隶书、繁体、行书等字体,最后还有一篇配有漫画的小故事。
142页的书中,介绍《论语》的占86页,而“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欣赏”则有41页。
对于这一教材的评价,大兴二小语文教师宋聪颖表示,该教材中的《论语》只是节选,不是整册的,从学生积累这个角度讲,这些内容没问题,但如果想系统地学,还是整册内容更好。
【背景】
台湾教材难合大陆学生胃口
但与这套教材相对,曾有媒体报道,台湾高中必选课教材《中华文化基本教材》已在近30所中学试点。
《中华文化基本教材》是台湾高中必选课教材,由中华书局引入。经比较,引入版与原版内容、体例基本一致,分上下册,选入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等四书内容。
媒体报道显示,其中,最大的改动是将每个单元的“今人今事”课外阅读,多将原版内容换成大陆学生熟知的“名人事迹”,例如扎根“悬崖小学”18年的支教夫妻李桂林、陆建芬。
不过,据媒体报道,此套教材引入各中学试点时已现受阻迹象。
对此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墨卿解释称,台湾国学教育与大陆存在很多不同之处。在他看来,台湾高中国学教材编选精良,内容丰富,但也是基于台湾本土文化环境和国学基础编辑而成。
一般而言,台湾高中生在学习《中华文化基本教材》时,通常要按照教材规划进行研究性学习,也就是在老师引导下自主合作学习。
而这些学生由于从小学到初中,都接受良好的国文教育,“其中40%内容都是文言文、诗词”,所以具备比较扎实的国学基础,适应相对艰深的台湾国学教材时,也比较容易。
而大陆高中生自幼就缺乏系统的国学教育,也就很难直接使用高要求的台湾版教材。
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于日前表示,对两岸传统文化教材交流,教育部持赞同和支持态度,但教材的遴选和使用有完善的程序,目前这套教材并未作为大陆中学必修课以及选修课的教材使用,大多只是师生的课余读物。
教师需先回炉培训
“培养具有国学文化基础和传统艺术修养的专业师资,是目前最艰巨的任务。”教育部一国学专项研究课题组执行主任张健说,培训工作的重担由课题组和各地教研部门共同承担。
通州区教师研究中心主管教育科研的副院长苏金良介绍,自“五四”提倡新文化〔-7。48% 资金 研报〕以来,学生就很少接受系统的国学教育,导致不管是以前的老师,还是新近毕业的教师,都需要在教授国学实验课前,进行回炉再培训。
自2009年到今年暑假,苏金良估算,有二三百名通州中小学教师拿到证书。但他在观摩区里国学实验校“赛课”时,仍感到师资力量不平衡。大兴区教委副主任周爱彬也表示,受到师资等各方面的影响,虽然目前该区小学有50多所,但并不是每所学校都适合开国学课。
张健认为,即使师资力量有保障,也需要有效调动教师积极性,因为国学课并不与升学挂钩,可能对教师的动力不够。
市面读本不成体系
目前,市面上已出现大量国学读本、经典读本,是否能促进中小学国学教育发展?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墨卿认为,品种和数量的多少并不代表国学教育体系的健全和完善,有的甚至不能形成体系。
“真正成系列的国学读本不多,比较杂。”通州区中山街小学教务处郭姓负责人介绍,现有市面上的国学读本,基本都用作资料使用。每学期学校都会到市场上选购专业书籍,其中有不少国学读本,将书选购回校后,该校国学实验兼职老师会选择一些作为备课资料。
教学方式需结合时代
“现在很多地区开设的国学课只是以背诵经典为主,教师只需带领孩子们读和背。”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原主任、国家文化战略重点课题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研究》课题主持人徐鸿武教授认为,这样的教学方式不提倡。
他说,虽然传统文化教育可能算是一门全新课程,对教师而言比较陌生,但课程蕴含的精神,如“孝悌”、“仁爱”对大家而言并不陌生,如何讲好需教师结合当下学生特点,琢磨学生喜欢的方式。
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时事论据,“国学课”进校园 50余所学校试行相关内容,如果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^_^
本文来源: https://www.zuowenjie.com/a/645789d898bbcb597a0ddd1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