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世奇人
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俗世奇人的相关文章:【篇一:俗世奇人】爱家人的杜爷爷我的杜爷爷是一位医生,他爱护他的每一位病患,但更爱家人。杜爷爷和高奶奶已经七十多岁了,结婚很多年了,但他对奶奶的爱丝毫不减,每到节假日,他还是经常带着高奶奶出去玩,给她...
【篇一:俗世奇人】
爱家人的杜爷爷
我的杜爷爷是一位医生,他爱护他的每一位病患,但更爱家人。
杜爷爷和高奶奶已经七十多岁了,结婚很多年了,但他对奶奶的爱丝毫不减,每到节假日,他还是经常带着高奶奶出去玩,给她拍照。
杜爷爷对三个女儿也非常的好。他总是打电话问候她们,只要杜爷爷和高奶奶回老家仙桃,一定会给她们带回刚刚从田地里采摘的新鲜蔬菜。他对每个女儿都一视同仁,每次都把蔬菜平均分成三份给她们。
杜爷爷对三个孙子也一样。我有两个哥哥,远在美国读书的大哥哥让爷爷最为牵挂。美国疫情严重,爷爷隔三差五地拨通电话询问哥哥的情况,提醒他注意防护。小哥哥在长沙读书,疫情期间在武汉和杜爷爷、高奶奶在一块住。他总是在房间里打游戏、复习,杜爷爷则会提醒他劳逸结合,并给他准备营养餐。我住在首义名居,杜爷爷经常往我们家里寄口罩等防护用品。
杜爷爷爱家人的事例远不止这些,我非常爱吃鱼片汤、鱼丸子。只要我想吃,他就给我做。这些很难做,但是杜爷爷做的一根小刺也没有,而且味道十分鲜美。这本来是过年的时候才做的菜,因为我想吃,就成了家常菜。杜爷爷还说小孩要接地气,会带我去仙桃玩,在那儿种苋菜,接近大自然,那是我的快乐时光之一。
杜爷爷一生勤俭节约,不舍得为自己花几个钱,但是只要他的家人想要什么东西,他一定会花钱买,或者家人还没开口说想要什么,他就已经先问要不要了。
这就是我最爱的爷爷爱家人的杜爷爷。
【篇二:俗世奇人】
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冯骥才先生写的《俗世奇人》,里面有各种身怀绝技的奇人妙事,每个人都有一个外号,比如有力大无穷的张大力、有刷墙绝活的粉刷匠刷子李、手艺高超的泥人张等等。读起来非常有趣,我很喜欢这本书。
我最喜欢里面的刷子李,他的刷墙功夫超好。他每次刷墙的时候都要穿一件黑色的衣服,他的墙壁刷的非常匀称,刷完后粉末一点儿也没有掉在地上,更没有掉在黑衣服上,可见他的功夫是多么的高超。他有一个小徒弟名叫曹小三,对师傅的绝活是半信半疑。每次和师傅刷墙的时候只关注师傅身上有没有沾上粉末终于有一日,在刷墙的时候,他发现了师傅的裤子上有一处很醒目的白点,心想是不是师傅刚才刷墙时不小心沾上的呢,原来是师傅抽烟的时候不小心把裤子烧了一个小洞,他那洁白的衬裤露了出来,看上去就像是刷墙的粉浆掉在了身上。师傅教导曹小三要好好学习本领,不要把心思放错了地方。
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做事情要专一,不能三心二意。刷子李能有这样的绝活和他勤劳的练习是分不开的,正所谓天才不是天生的,是靠后天加倍的努力和汗水换来的。想到自己每天都是极不情愿的去练习书法和刷子李比起来我很惭愧,刷子李的故事让我改变了我对练习书法的态度,想要写的一首漂亮的书法,我必须踏踏实实的练习基本功,每天坚持练习,一定也能练就一手好书法。
【篇三:俗世奇人】
暑假我阅读了《俗世奇人》这本书,其中的“认牙”这个小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。它讲的是,华大夫是一名医术高超的牙医,他通过自已精湛的认牙、看牙技艺,帮助侦探们抓住了犯人。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,一个人做任何事都要细致和认真。它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个关于我自已的故事。
记得有一次,我的画画班里举行画人速写比赛。老师在讲台上讲着作画要求:要把眼睛画对称,鞋底要有厚度……大家都在认真听讲,而我一个人坐在那里,迫不及待的开始了作画,心想:哎,老师又在老生常谈了,这还不容易,啰嗦半天只会浪费时间。我先用铅笔把人的轮廓勾画出来,接着画头发,五官……不一会儿,好了!大功告成了!看着周围的同学们还在理头苦干,我心里可高兴了。我一边美滋滋的想着:老师肯定会为了效率吃惊,一边得意扬扬的把作品交给了老师。老师看完了画,皱着眉头,指着作品说到:“怎么这么不细心呢,头发方向要一致、眼睛要对称呀,画前讲的要点要注意!回去重新画一幅吧。”同学们听到了老师的点评,纷纷停下画笔看向了我,我顿时感到不好意思,也非常羞愧,心想:哎,早知道就该认真听讲了。我回到座位上,静下心来,细细回想老师讲的注意事项,然后认真的把厚度、头发、眼睛、鼻子、嘴巴这些小细节都细心的按老师的要求重画了一次,等我再交给老师时,她才满意的点点头,脸上绽开了如花一般灿烂的笑容。我回到座位上,窗外的阳光明媚,鸟儿们歌声优美动听,是呀!只要认真,细致,什么事都难不倒我。
这一次读到这篇故事后,让我更加深信一个人只要努力细致,必能学有所收获!
【篇四:俗世奇人】
暑假里,我读了一本有趣的书,书名叫作《俗世奇人》。这本书是由一篇篇的小故事组成的,读起来妙趣横生、不舍放手!现在,我就把我读了之后的感受写下来。
这本书的作者是冯骥才先生,他是通过边回忆,边记录的方式写下这本有关各种天津奇人故事的一本书。他把这本书里所有人物的性格、动作写得惟妙惟肖,比如在“酒婆”这一章节,他把酒婆的外貌特征写得十分生动:衣衫破烂赛叫花子;头发乱、脸色黯。还有她喝酒后那种洒脱的动作"上摇下摆、左歪右斜;悠悠旋转乐陶陶,风摆荷叶一般;逢到雨天,雨点淋身,便赛张慢慢旋动的大伞了"看看,冯骥才先生的语句是多么的具有表现力、将人物的神态是描写得多么的生动啊!这个人物立刻就像活了一样站在我面前。
我最喜欢的故事还是得数“狗不理”那一章了,他把狗不理包子写得好像真的就摆在你眼前一样,咬一口,喷香流油,写得我口水直流了三千尺,已经迫不急待地想要买一个来尝尝了。“狗不理”包子除了包子有名,还有“狗不理”这个店名也很有名。据说,当时“狗不理”包子店并没有店名,但是包子做得好,生意也好,狗子—就是这个包子店的老板,他每天都太忙了,在做生意的时候忙得没有时间理人,久而久之别人就有了“狗子卖包子不理人”的说法,于是就得了这个店名—“狗不理”。又因为这个名字是骂名,很稀奇,便有了更多的生意上门。直到现在,“狗不理”包子的名气一直没有下降,好吃的包子流传至今。
这本书里的奇人个个都有有趣的故事,还有冯骥才老先生亲手绘出的画,通俗易懂。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天津市井民间的小故事,还学习了作者描写人物时的细致生动,值得一读!
【篇五:俗世奇人】
《俗世奇人》写的是清末民初天津卫的一些奇人怪事,小说通过一个个小故事的形式,把奇人们的故事写得活灵活现、跃然纸上,不禁令人拍案叫绝。
这是一本讲俗世的书,里面讲的都是一些俗世的事,比如连书中主人公们的名字都很“俗气”,有很喜欢喝酒的酒婆,有特别会刷墙的刷子李,有力大无边的张大力等等。虽然,喝酒、刷墙、力气大等,这些都离我们生活非常的贴近,但是作者却把这些俗事写的如此引人入胜,真是令人佩服!
这是一本讲“奇人”的书,其中有一个故事名叫《苏七块》,讲的是一个叫苏金散的大夫,他定下看病的规矩,病人要把七块银元放在他眼前,他才肯出手看病。众人因此送给他一个绰号:苏七块,暗地里嘲笑他眼里只有钱,私下贬他只值七块银元。话说,有一回苏七块和华大夫正在打牌,车夫张四受伤找苏七块看病,因为拿不出七块钱被拒,华大夫便偷偷借了时,主动免了他的药费。最后,苏七块将看病收的七块银元悄悄地还给了华大夫,并说: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,只是我立的规矩不能改。一个医术高超、医德高尚的苏七块形象立马树立了起来,让七块银元给张四,苏七块就飞也似得把张四的病看好了,在张四无钱付药费人印象深刻。
在《俗世奇人》中,每个故事都很精彩。如果说俗世真有奇人的话,那么《俗世奇人》也真算是一本奇书了。
【篇六:俗世奇人】
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天津南门外有名铁匠,外号“冷脸”。这是由于他从来都没笑过,脸像铁皮盘一样,是个铁面人!“冷脸”这个怪人有一个爱好,就是听相声,一个不笑的人,听相声,惹得许多相声高手用尽全身解数来逗乐“冷脸”,结果都失败了。看了这个故事,其中最精彩的情节就是“毛猴”二人来南门外说相声逗冷脸笑。这部分人物细节特别详尽,将焦点聚集在“冷脸”和“毛猴”的一举一动上,又凸显了说相声的特色。通过“毛猴”二人说相声时,一个又一个地包袱层层递进,以及台下普通听众的神态、动作将“毛猴”的搞笑烘托到极致,可以感受到二人使出了浑身解数,同时也从侧面体现出“冷脸”的冷漠和奇特之处。作者的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天津本土气息,比如一些方言的运用,如“今儿弄不好要栽在天津卫了”、“嘛都见过”让人读起来很有趣味。
我非常喜欢这个故事,“冷脸”最后的消失引起了我的无限遐想:他为什么不再去听相声了呢?他不笑,就是在砸说相声的场子。因为他的“冷脸”,让一个个技艺高超的相声高手们,以逗乐“不择手段”,“下里巴人”变得不再具有艺术性,变得功利。最终却永远的失去了他。“冷脸”是善良的,为了让说相声的不再以他为中心,服务于更多的观众,他选择了离开。
这样的人物设定让主人公充满了魅力和个性,故事非常贴合“俗世奇人”这个主题,这是百姓平常生活中的奇闻轶事,又颇具文艺色彩,又怎么不让我佩服冯骥才先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?
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俗世奇人,家人,奶奶,疫情,仙桃,蔬菜,鱼丸子,营养餐,名居,杜爷爷,防护,550字相关内容,如果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^_^
本文来源: https://www.zuowenjie.com/a/65c6d37d480c3f324b064b1f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