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交车上红领巾男孩-话题作文1500字
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公交车上红领巾男孩-话题作文1500字的相关文章:今天,在“人民日报”公众号看到一篇文章《小女孩公交车上遭欺凌,红领巾男孩挺身而出》,“新京报评论”公众号也刊发了一篇《女孩公交车上遭欺凌,维护正义别只靠...
今天,在“人民日报”公众号看到一篇文章《小女孩公交车上遭欺凌,红领巾男孩挺身而出》,“新京报评论”公众号也刊发了一篇《女孩公交车上遭欺凌,维护正义别只靠热血少年》的评论文章。于是,想起了一句曾风靡70后的学雷锋作文的经典对话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“我叫红领巾。”
红领巾男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6月17日,湖南邵阳市一名背着书包的女孩在公交车上,遭到同车一名男孩欺负,男孩对其掐脖子、扯头发及用脚踹。同车一名系红领巾的男孩挺身而出,制止了欺凌行为。这段公交车随车视频上传网络后引发热议,有人为红领巾男孩点赞,更多的人则为乘客的冷漠而不忿。目前学校与警方已介入处理。
于是,我想到了“冷漠的路人甲”这个短语,我想到了鲁迅笔下围观赏鉴的“看客”。“冷漠”关联的是人性的弱点,关联的是社会的道德,关联的是文化的污垢。借用当下摩登点的词,“冷漠”关联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,关联的是市侩哲学和所谓的犬儒主义。近日,常州廖可馨事件家长群里一路飘红的点赞是何其冷漠啊!“人血馒头”不仅仅局限于鲁迅的小说里。
如果红领巾男孩遭遇的是成人世界,会如何呢?2008年5月7日,重庆江津2路公交车上,一位11岁的四年级小学生路见不平,对着作案的小偷一声吼,“嘿!你偷东西!”结果遭到小偷的卡脖子扇耳光报复。全车30人竟无一人敢出声,其中就有司机和售票员。事后记者问小男孩:“下次遇到这样的情况,你还会制止吗?”小孩说:“不会了。”江津区委书记王银峰专程力挺小男孩,说:“我是来支持你的,你是小英雄,你为江津争了光。”武警战士邀请小男孩到支队做客,帮他抚平阴影树立自信。但小男孩的家长始终不肯接受公交司机和售票员的道歉。
一件坏事的负面效应远远超过一百件好事的正面影响。大家还记着沸沸扬扬的“彭宇案”吧!2006年11月20日,徐寿兰老人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被撞倒摔成了骨折,徐寿兰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,彭宇则予以否认。最后双方当事人在二审期间达成了和解协议,案件以和解撤诉结案,彭宇一次性赔偿徐寿兰老人一万元钱。“彭宇案”一时成为社会道德滑坡的反面典型。
一段时间老人倒地“扶不扶”成了舆论争议的焦点,“扶老人的一定是个土豪”也成了一些网民调侃的一个梗。2013年6月15日,四川达州,一位蒋婆婆摔倒在地,大腿根部粉碎性骨折。婆婆摔倒后,手里死死抓住一位9岁小朋友的手,诬赖小孩撞倒了自己。11月21日,小孩的家长以敲诈勒索罪报警。后来,达州市公安局达川区分局通过官方微博通报,蒋婆婆系自己摔倒,有3名目击证人证实。因敲诈勒索,公安机关给予了蒋婆婆和儿子行政拘留、罚款等处罚。2014年,沈腾的小品《扶不扶》登上了春晚。一句“人倒了可以扶起来,人心要是倒了就扶不起来了”发人深省!
“冷漠的路人甲”如芒刺在背,“冷漠”不能再延续,今日你采用鸵鸟政策“少管闲事”,明日“闲事”的箭矢可能就会射向你。那么,我们是不是也在路人甲的名录?成人如何对孩子做这方面的教育?道德层面的正义正气如何有效维护?不正视这些问题,恰恰又一次反映出了我们的“冷漠”。
“新京报评论”在《女孩公交车上遭欺凌,维护正义别只靠热血少年》一文中,给出的答案是:“从观念层面来说,需要公众树立与人为善的价值取向,并将其作为行为动力,对发生在公共场所的公共事务有人人参与的意识,摒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、与我无关的心态。”“从行为层面来说,需要社会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,通过一级级的教育设计,让民众具备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和心理素质,让道德观念不止存在于书本或者键盘,而有坚实牢靠的行为支撑。”
善恶不两立,惩恶扬善激浊扬清是颠扑不破的社会道义。正如新京报评论点到的给予“助人为乐、见义勇为”等道德观念以行之有效的制度支撑,让对付恶势力的法律制度发挥最大的效能。对作恶者依法严惩除恶务尽,对为善者站台说话不吝褒奖,彰显法治社会的公平正义。制度体系的底层笼子织实了,道德的风尚就会蔚然盛行。
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公交车上红领巾男孩相关内容,如果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^_^
本文来源: https://www.zuowenjie.com/a/66b844d82fa93db9850b367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