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坡先生的苦中作乐-散文1200字

作者:作问界
发布时间:
浏览次数: 593

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东坡先生的苦中作乐-散文1200字的相关文章:每每谈至古今才子,发觉他们大多有着坎坷的人生经历,往往也是因为这种并不快意的经历,才造就了如今多少传奇。如此便想及才子之流中的一位应了此言的标本人物——东坡居士苏子瞻。读历史的...

每每谈至古今才子,发觉他们大多有着坎坷的人生经历,往往也是因为这种并不快意的经历,才造就了如今多少传奇。如此便想及才子之流中的一位应了此言的标本人物——东坡居士苏子瞻。

读历史的有利之处之一即一切都了然在目,当后人揣摩某一人的秉性时,通过他所做之事,即可知晓一二。苏轼的才气在童年便有所展现,二十二岁时中了进士,可谓前途无量,一帆风顺。然而他对不惬心意之事的直言,使他接连遭贬,如同他所认为的“如蝇在食,吐之方快”。但不管怎么样,苏轼迎来了起起落落的、使之成为“北宋第一惨”的贬谪生活。

在这期间,苏轼的文学与书画造诣达至顶峰,以至于千百年之后仍旧大放异彩,他的心性也在所著词句之中一览无余。有词一阕,为《定风波》,所述之景乃是苏轼野外途中遇雨,坦然处之,格外超然。其中一句,我最为喜欢:

“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”

如此意境一出,隔着书页也能感受到雨丝细密,挥挥洒洒的如画之景。众人同行,遇雨皆狼狈,唯他苏轼一人不觉有异,信步前行。不禁赞叹他为人之洒脱超然,同时也为之生羡。又有一词,道是“小舟从此逝,江海寄余生”,这时他身处黄州,已被贬三年,醉后返回居所,听得家童酣睡,敲门也不应,无奈之下只好倚杖听江。这一句道出他摆脱尘俗的愿望,苏轼虽为人洒脱,却也并非全无惆怅之心。他才华横溢,却遭此处境,这种期望更显难得。

苏轼有“谁见幽人独往来,飘渺孤鸿影”的叹惋,亦有“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耳”的自侃;有“古今如梦,何曾梦觉,但有旧欢新怨”的思索,亦有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、千古风流人物”的悲壮。他从苦中寻乐,不因苦而多作怨言,从生活中发掘道理,不失幽默风趣,这正是他的作品成为无数人精神食粮的原因。

苏轼的文字,是他超然精神的精髓,然而说到苦中作乐,或许他所研究出的一系列美食佳品更加形象——如他所说“自笑平生为口忙”。当他写出“日啖荔枝三百颗”时,苏轼本人正在惠州,在累累果实之下一颗一颗剥而食之;因为没钱买羊肉,苏轼就只好买下在北宋极为廉价的猪肉,进而制出如今耳熟能详的东坡肉;被贬至儋州,面对茫茫大海,苏轼寻到了极品美味的生蚝,甚至让儿子苏过将此事隐瞒,以免朝中士大夫前来抢食……如此悠哉,连贬他之人也叹:“苏东坡过得竟如此舒坦!”

阅读到诸如此类的逸事,我总要为之一笑,也觉得苏轼颇为亲切和蔼、天真烂漫了。

林语堂先生在《苏东坡传》中道“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”,苏轼与弟弟子由说自己“上可陪玉皇大帝,下可陪卑田院乞儿”,他过得快乐,言语皆是真性流露,最终千年之间,无数人热爱他,铭记他。

每个人在历史洪流中都是孤独而渺小的,纵使名人一生,到头来也不过纸上几页。话说回来,又岂是这几页,便可使他人完全了解的?自这洪流中凝目,宛若窥视沧海一粟。

苏轼在《东坡志林》中提到:“江山风月,本无常主,闲者便是主人。”你所拥有的,并不一定是你能欣赏的,正如这江山风月,天下人共看,却只有潜心者、闲适者才可品味,他们才是真正的主人。苏轼本人做到了,于是他成了自我的主人,凌驾苦难之上。

“问汝平生功业,黄州惠州儋州。”

且看一人立身千年之前,仰天长啸,光芒万丈。

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东坡先生的苦中作乐相关内容,如果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^_^

本文来源: https://www.zuowenjie.com/a/64fecded9150907765026fb2.html

分享到: